🎵

读经:以弗所书4章7-16节

金句:彼得前书5章2-3节
“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,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;不是出于勉强,乃是出于甘心;也不是因为贪财,乃是出于乐意。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,乃是作群羊的榜样。”

英国清教徒约翰‧欧文认为,牧者首要的职分就是去竭力传讲神的话语,牧养主的群羊。在他的认知里,你若按着圣经的真理在带领教导一群人,那么你就是这群人的牧师。

对于牧者的“职分”,欧文认为有以下要求:

一、对福音的奥秘有属灵的洞察力。

如果你羡慕善工,有感动出来带领,又不愿意落入“瞎子领瞎子”的光景中,就当对福音的奥秘有属灵的洞察力。

二、牧者需要向自己的灵魂传讲神的话语,让这道深入他的内心,从而对真理的大能有真实的经历。如果没有这种经历,牧者便不会有生命见证和内心的火热。惟有那些能感动牧者自己灵魂的证道,才能感动他人。如果神的道未曾在我们里面造成震动,那它就不可能借着我们影响他人。

孙大中讲道有一个原则,不讲自己不明白的。如果你自己都不明白,听的人怎么会明白呢?如果你自己都不受感动,听的怎么会受感动呢?必然是自己明白了,再告诉不明白的。自己先有了感动,再照着主给你的感动去讲。

必须是“道”先深入自己的心,自己对真理的大能有真实的经历,讲出来自然就会带着能力。圣灵的火,从你的心里,进到听的人心里。听完这篇道以后,他们的心就“热”起来了。

三、牧者需要具备正确分解神话语的能力。

这一点又取决于牧者对教会实际的深刻洞察,他需要时时求教于神的真理,从而明确哪些内容对于会众灵魂的需要而言是切实、有益的,并按着教会信徒的不同需要来调和讲台的信息。

这需要四、牧者对于教会群羊状况深入细致的了解。明确知道他们属灵生命的强弱,对神知识的长进或缺乏(根据会众达到的程度来确定是给他们喂灵奶,还是为他们提供干粮),他们的试探和呼召,他们灵命上的失败或挣扎。牧者对会众状态的认识不应只是泛泛笼统的,而应尽力对教所有个体都有所了解。

箴言27章23节,所罗门说,“你要详细知道你羊群的景况。”

在牧养教会的时候,要明确哪些内容对于会众灵魂的需要而言是切实、有益的,并按着教会信徒的不同需要来调和讲台的信息。要灵活,讲的道让听的人每次都有得着。

不要只讲旧约,不讲新约,要平衡。不要因为诗篇、雅歌或启示录不好讲就不讲。

要知道会友属灵生命的强弱,对属灵知识的长进或缺乏在哪里?是要喂他们灵奶,还是为他们预备干粮?要尽可能的了解。

教会的讲台应以“解经”、“培灵”为主,但是不忘“布道”道和“护教”。

彼得说,“若有讲道的,要按着神的圣言讲。”(彼得前书4章11节)保罗勉励提摩太,要“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”。

要不断地从启示完整的圣经里,把神的话放在最恰当的地方,在最适合的时机传讲出来。

“应用”是讲道的灵魂,“真理”跟“现实生活”要能连结起来。孙大中主持“旷野吗哪”,是按着“主题”讲,不是一节一节的“解经”。是让弟兄姐妹从整本圣经,领受不同的信息,这些信息成为当天的灵粮,生活的指引。

一篇好的道,没有信主的人也愿意听。孙大中的讲章里有一部分是属于“护教”性质的,比如“信仰与科学”,要澄清“宗教逼迫科学,科学反对宗教”的认知,让愿意了解的人明白神的智慧。也让我们对自己的信仰负责。又比如说讲“上帝与宗教”之间的关连,讲“圣经与人类共同记忆”,澄清许多未经思辨的误解。

因为讲道是沟通,是在圣经与世界之间筑桥。有人问瑞士著名的神学家巴特如何预备主日讲道?他说,“我一手拿圣经,一手拿报纸”。

巴特的意思就是说,传道人不能只看圣经、不顾世界。传道人讲道的时候,不能脱离现实,当从社会形势中看见福音的需要。马丁路德说过,“我们若是不关心当代的社会问题,就不是一个真正传福音的基督徒。”

所以要认真思索圣经经文及现今社会形势的关联。套用人们常讲的一句话,就是你讲的道要能够“接地气”。

五、牧者在履行以上一切职分时,都需要显出他对神荣耀的向往,以及对世人灵魂的关切。牧者在教会中传讲神话语的同时,也将自己显明在会众的良心之中。如果牧者的心灵深处缺乏对上述两点真实的操练和经历,那么他们的讲道便失去了生命和灵魂,无法深入人心。

如果牧者没有准备,讲来讲去就是那几篇道,久而久之教会会友就会到别处去找灵粮。

司布真的书房里有一万两千本藏书。宗教的,伦理的,教育的,历史的,或其他有益于德行学识的书,他都有。借着阅读,经常与伟大的心灵接触,向他们学习。因为他不断地把好东西放进自己的头脑里,才能让自己“厚积薄发”,好像永远有讲不完的道,成了英国当代的“讲道王子”。

著名的基督徒教育家嘉柏霖在《当代基督徒人文素养》一书中说:“如果基督徒从来没有自动自发地读一些艰深的书籍,听一些伟大深刻的音乐,与人谈论一些需要动脑筋的话题,那么就别指望悟性(也就是“思考能力”)会有所成长。”

你不可能不经思考,而能讲出有深度的信息,有深度的东西都是时间的产物。

司布真说,“读书可以使一个牧者的教义更精确,例证更丰富,语言更生动。借着阅读,他的思想得到磨练,心灵得到滋养,这一切,能使他更好地履行牧者的职分。”

一位神学院的院长说,“不读书的牧师不会是好牧师,哪怕他多关心会友,他的讲道没有内容,牧会没有带领。”

传道人的悟性得到提升,他的讲道一定会跟着进步。中世纪的圣伯纳曾说,“属灵阅读和祷告是我们征服地狱、赢得天堂的武器。”

所以要多花时间在阅读和祷告上。讲道有“生产之苦”,但这些痛苦却给我们在研究圣经上无比的好处。当你对主的道越渴慕,越吸收就越有道可讲,也越知道要“怎么讲”。

在讲道的表达上,章力生博士所留下来的八个字,让孙大中感到非常受用,“明体达用,文质彬彬”。“明体”为了“达用”,能够应用在生活中。

这些从圣经而得的智慧和亮光,不单只是“片断”的信息,而要随着年日,成为弟兄姐妹思想的“宫殿”。让你建立起一个思想的“宫殿”,能够把所听见的一切放在适合的“架构”里。属灵的人能够看透万事,不会乱,因为知道其中的关连。

保罗勉励亚基布和提摩太,尽你从主所受的职分,让所牧养的会众在真道上合一,认识神的儿子,得以长大成人。

彼得说,“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,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;不是出于勉强,乃是出于甘心;也不是因为贪财,乃是出于乐意。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,乃是作群羊的榜样。”(彼得前书5章2-3节)

主三次问彼得“你爱我吗?”彼得三次表达真心爱主,主说,“你喂养我的羊。”“借着话语、实行圣礼和祷告,使我的羊得到建造。”

牧者要与羊同在,同行,使他们能“各尽其职”,建立基督的身体。

彼得说,“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,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。”(彼得前书5章4节)

主喜悦借祂的仆人把福音刻在人的心版上。主说,“要收的庄稼多,做工的人少;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,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。”(马太福音9章37-38节)

好牧人是主所赐的,要有信心向主求能照顾、保护与引导百姓的忠心牧者。主是“为羊舍命”的大牧人,让我们每天在默想、祷告及一次又一次的属灵操练和顺服中更像祂,更有祂的心肠。而群羊也当甘心顺服奉派引导他们的。希伯来书的作者说,“因为他们为你们的灵魂时刻儆醒,好像那将来交账的人;你们要使他们交的时候有快乐,不至忧愁;若忧愁就与你们无益了。”(希伯来书13章17节)

深愿主的群羊都能够在爱中被建立,在真理中得喂养,在盼望中得刚强。

请我们一起祷告:
主啊,你愿意耶路撒冷知道关乎他们平安的事。你升入高天,把被魔鬼掳走的我们掳了回来,并赐下各样的恩赐,使我们能事奉你。你不要我们因为无知而灭亡,而要我们明白真道,活出神儿女的样式。求你记念那些在卑微中忠心,在孤单中仰望,在受苦中仍然爱你的忠心仆人。他们等候牧长的显现,你必定要赐给他们那荣耀的冠冕。借着今天的信息,帮助我们明白你眼中的好牧者。加添我们力量,使我们能在履行自己这荣耀职分时,反映主你自己的形象。我们把自己恭敬交托在恩主手中,求主施恩赐福,与我们每一位同在。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。阿们。

请默想今天的经文

— 来源: 良友电台《旷野吗哪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