🎵
读经:约翰福音2章1-12节
金句:约翰福音2章11节
“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,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,显出他的荣耀来;他的门徒就信他了。”

耶稣呼召腓力和拿但业之后第三天,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;耶稣的母亲在那里,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。门徒跟着耶稣一起来到了迦拿。
耶稣基督所行的神迹,在四本福音书里面记载的一共有三十五次,而迦拿婚宴的神迹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。婚姻是人伦的大端,耶稣看重我们的婚姻和家庭。当有人有邀请耶稣和他的门徒来赴筵席的时候,耶稣就去了。耶稣乐意赴席,他与喜乐的人同乐,与哀哭的人同哭。
这一对新人叫什么名字?我们不知道,圣经没有记载,但是知道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在那里。为什么马利亚在那里?很可能这对新人里有马利亚的亲戚,或者是马利亚好友的儿女,马利亚必须在那里,可见马利亚是热心助人,深得信赖的。使徒约翰提到“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在那里”,可是没有提到耶稣的养父约瑟,可能约瑟那个时候已经不在了。
当喜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,约翰福音2章3节,经文说,“酒用尽了。”酒为什么会用尽呢?怎么会出现缺乏与困窘的情况呢?我们不得而知。
可能因为经济能力有限,预算不足,又或者因为考虑不周,料想不到,无论如何,尴尬的事情发生了,婚礼还在持续,但已经没有酒了。
吃喜酒没有酒,客人还要喝,等酒上来,怎么办?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先发现这件事情,马利亚注意到他们没有酒了。
这时候的马利亚已经是一位四、五十岁的妇人,已经有足够的人生经验,见识过各种场面。
马利亚发现了问题,看见了困难。她有一颗乐意助人的心,就把问题带到耶稣那里,对耶稣说,“他们没有酒了!”
结果耶稣怎么回答呢?耶稣说:“母亲!我与你有什么相干?我的时候还没有到。”
如果照原文应该是这么讲,“妇人!我与你有什么相干?我的时候还没有到。”
耶稣好像很不客气,很没礼貌。但请我们注意耶稣所说的“我与你有什么相干?我的时候还没有到”这句话。
因为这是耶稣是以神儿子的身分,讲的“神性”的话语。
祂是以“神儿子”的身分对地上的人说话,说,“妇人!我与你有什么相干?我的时候还没有到。”
这不是耶稣没有礼貌,而是要马利亚知道,他在行神迹的事情上,人是没有份的。
耶稣不能因为马利亚的要求,催促而“不得不行”神迹。因为神迹完全是出于神的主权。神要恩待谁就恩待谁,要怜悯谁就怜悯谁,人无权干涉。
耶稣是按着天父时间与旨意行事。按约翰福音14章10节,耶稣所说,是“住在我里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。”
神的时间永不迟到,也不仓促。祂有祂的“时候”,是为了叫人真正看见祂的荣耀。
使徒约翰受圣灵的感动,特别把耶稣讲的这句话记载下来,“妇人!我与你有什么相干?我的时候还没有到。”耶稣是很温柔提醒马利亚。“妇人,我要什么时候行神迹是我的主权,我的时候还没有到。”
马利亚听了耶稣的回答以后没有闷闷不乐,没有郁郁寡欢,或者是脸上露出不悦的表情。而是立刻顺服。
约翰福音2章5节,经文记载,他母亲对用人说:“他告诉你们什么,你们就作什么。”
约翰福音2章6节经文记载,“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,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,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。”
约翰的记性很好,把那一天的情形记得很清楚。
当时候到了,约翰福音2章7节,经文说,耶稣对用人说:“把缸倒满了水。”他们就倒满了,直到缸口。
耶稣要用犹太人“洁净的规矩”成为“恩典”的管道。那六口石缸很快就被倒满了水。约翰福音2章8节,经文记载,耶稣又说:“现在可以舀出来,送给管筵席的。”他们就送了去。这些用人遵命到底,不打折扣。
就在最紧要的关头,可能管筵席的正在发愁没有酒的时候,神奇的事情发生了。他感到“莫名其妙”,怎么酒用完了还有更好的酒一直上来?莫非新郎还在筵席上耍了一招,吊人胃口啊!
约翰福音2章9-10节,经文说,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,并不知道是那里来的,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;管筵席的便叫新郎来,对他说:“人都是先摆上好酒;等客喝足了,才摆上次的;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。”
结果,管筵席的叫了新郎来,夸奖他,对他说,“人都是先摆上好酒;等客喝足了,才摆上次的;你倒是耍了一招,把好酒留到如今。”新郎不明就理的被夸赞了一番。
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,在不起眼的时刻,悄然发生在迦拿的婚筵上。
“耶稣没有让筵席停摆,也没有让人失望,祂将羞辱变为喜乐,将缺乏变为丰盛,将平凡变为荣耀。”地上新郎的困窘被“天上的新郎”基督的大能化解了,遮盖了。按律法摆设的石缸被恩典充满了。那水变成的酒,比先前的更好。是“好酒”,神把“好酒”留到如今。
约翰‧欧文说,“神在基督里给我们的,是比伊甸园更荣美的祝福。”
“恩典”超越了“洁净的规矩”。
借着这个神迹,神启示祂所看重的不再是可量化的律法,可以“算得清清楚楚,清楚而明确”的“宗教功劳”;而是借着爱子要施行的救恩。
规矩使人求自己的荣耀。“信”是寻求跟神的关系,渴望拥有神的生命。不在于宗教形式,而是渴望与神同行。神要的是一颗被祂得着的心,渴慕祂、顺服祂、与祂一致。
卡森博士在他所写的《约翰福音注释》里指出这场神迹发生于耶稣公开服事的“第七天”,象征一个“新的创造”完成。耶稣“新造”的工作,核心就是“变水为酒”。就是我们生命本质的改变,祂要在凡接待祂的人身上行“使水变成酒”的神迹。
在最后晚餐的时候,耶稣拿起杯来说,“这是我立约的血,为多人流出来的。”(马可福音14章24节)
借着这个神迹,耶稣显出祂的荣耀来。
今天主仍然按我们实际的需要,默默地动工,转化我们。关键是,祂要我们做什么,我们就做什么。汤姆‧华生说,“恩典就是那将日常之水转化为属灵之酒的能力。”
要对主有信心,耶稣不是改变我们的环境,而是改变那六口石缸里的水。
约翰说,“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,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,显出他的荣耀来;他的门徒就信他了。”
约翰福音2章12节,使徒约翰说,“这事以后,耶稣与他的母亲弟兄和门徒,都下迦百农去;在那里住了不多几日。”
迦百农是加利利的交通要道,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城市,也是人口集中地方,耶稣在迦百农行了最多的神迹。
耶稣与他的母亲弟兄和门徒,都下迦百农去;在那里住了不多几日,因为不久他们就要准备上耶路撒冷过逾越节。
耶稣有四个弟弟,以及两个以上的妹妹。马太福音13章55-56节,经文记载,“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?他母亲不是叫马利亚吗?他弟兄们不是叫雅各、约西、西门、犹大吗?他妹妹们不是都在我们这里吗?”耶稣与他的母亲弟兄和门徒,都下迦百农去,却没有提到妹妹。可能当时耶稣的妹妹们都已经嫁人了。当时耶稣已经三十岁,如果马利亚两年生一个,最小的妹妹现在也已经十八岁了。
以后耶稣事工的中心从拿撒勒转到了迦百农,彼得虽是伯赛大人,但是婚后与岳母同住在迦百农,以后耶稣在这个城里又呼召了税吏马太,又叫管会堂的睚鲁的女儿复活。迦百农成了一个蒙恩的城,以赛亚书9章1-2节,经文说,“从前神使西布伦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视,末后却使这沿海的路,约旦河外,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得着荣耀。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,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。”
感谢神,约翰福音8章12节,耶稣说,“我是世界的光;跟从我的,就不在黑暗里走,必要得着生命的光。”
请我们一起祷告:
主啊,你是“人子”,你参与我们的生活,与我们同喜同悲。教会是你的新妇,你选定迦拿的婚筵作为行头一件神迹,彰显你荣耀的场合。主啊,你的时候到了,门徒就看见你的权能,看见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你身上,为你效力。你将“规矩”转化为给人带来喜乐的生命。你所赐的“新酒”是上好的,胜过旧有的。那些旧的,都是次好的。感谢父神把你赐给我们,借着你不断的把恩典带到我们的生命里,巴不得今天有更多还没有信你的朋友,有信心和勇气来亲自品尝这属灵的盛筵,亲自领略主恩的滋味,晓得你的美善。我们把一切荣耀归给你!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。阿们。
请默想今天的经文
— 来源: 良友电台《旷野吗哪》灵修信息